我們能輕松的說出很多運動鞋品牌,例如:李寧、安踏、特步等等,但卻很少有人知道,為這些品牌提供原材料的鞋材企業,因為,鞋材企業沒有終端市場,沒有面對大眾消費者的終端品牌,只能依賴于成品鞋企業的發展來實現自身的價值。他們都夢想著“嫁豪門、傍大款”,能和一線品牌鞋企合作來實現自身價值,也依賴于一線品牌的成長來帶動企業自身的成長。
然而,隨著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的不斷縮水,2012年不少配套的鞋材供應商不斷的把目光轉向國外,加大外貿比例以贏得一片新天地。
據了解,包括信泰、達億、晉億、正翰等在內的多家晉江鞋材企業****出征了第36屆巴西鞋材展。出征巴西鞋材展的背后,凸顯的是晉江鞋材業界的一種思考,在當前國內市場不甚理想的情況下,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,不失為一種可以大膽嘗試的做法。
其實,走外貿市場在一定程度上,讓苦苦掙扎的國內制鞋業看到了市場些許曙光,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市場還可以拓展。
“這兩年國際經濟蕭條,再加上過去的兩三年企業紛紛擴大產能,導致了如今的供過于求的尷尬局面,廠房建好了不能拆,設備投產了不能停,同質化的產品又源源不斷地出現在市場,究竟如何消化過剩的產能,必須兩條腿走路,國內、國外一起來!备=ㄐ盘┬虏牧峡萍加邢薰究偨浝碓S金升的這番話代表了很多鞋材商的心聲。